「交河故城」位于东天山南麓,吐魯番盆地北缘的雅尔乃孜沟绿州地带,距今吐魯番巿区10公里。古城建于约30米高的岛状台地上,面积约38万平方米,台地平面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柳叶形,长约1750米,最寬处约300米,两侧河谷环绕,四周崖岸壁立,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古城建于公元前2世纪,14世纪毁于战火。1961年3月4日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生土建筑遗址。
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姑师人已经在此居住,
公元前108年至公元450年为车师前国的都城。
汉代戍巳校尉设于此。
公元450年至公元640年归属高昌郡、高昌国。
公元640年至公元九世纪初归属唐朝交河县,
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度设在这里
(公元640年-公元658年),
九世纪中叶属高昌回鹘回管辖,十四世纪末毁于战火。
中央大道
路寬约4米,分为南北两段,从南门至南部佛寺遗址为南门大道,向北为中央大道。
明 窗
官署遗址
该遗址为车师前国王宮和唐代安西都护府的官署所在地。
位于官署区台地中部,是官署区现存主要建筑。
院落呈长方形,围合面积约1150平方米。
遗存保括地上围墙、庭院、建筑,
以及地下的坑式窑洞、隧道等。
院落东向开门,中部为庭院,
南部为一组地坑式窑洞,
北部为地上厢房。
院落的南墙、西墙设门与周边院落相连通。
南门遗址
位于故城南端崖壁上,现存关口寬约6.8米,门道长约11米
古城平面图
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柳叶形,长约1750米,最寬处约300米,
「交河故城」简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