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修建了四十八座地宫用来收藏各种文物,期望人类的文化得以绵延流传。为此,震旦集团董事长陈永泰、陈白玉叶伉俪,将他们收藏多年的地宫珍宝文物一百三十四组件捐出。以此因缘,佛陀纪念馆特地规划「佛教地宫还原」展区,模拟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复制整套地宫文物,还原现场,展出地宫文物珍宝。
陝西扶风法门寺塔
山东兗州兴隆塔
浙江杭州雷峰塔
模擬地宮
这是模擬陝西扶风法门寺地宮实況的模型。1987年,因为重修颓败的法门寺砖塔,清理塔基时意外发现地宮,旡法想像颓损的砖塔下,卻埋藏著千年之谜。世界仅存的一枚「佛相舍利」以及地宮中数千件文物因而被发现。包括金银器121件,鉄质器16件,瓷器46件,石器12件,琉璃器17件,漆器19件,珠宝玉器约400件,以及大量做工极其精緻的編织品等数千件,均为稀有罕见的珍品,成为世界考古之最。法门寺因而一跃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所指定的世界苐九大奇观。
地宮门
八重宝盒
舍利棺
狮头纹舍利棺
仙鹤金翅鸟纹舍利函& 牡丹纹舍利函
舍利函
双獅香炉纹舍利函
舍利棺
佛牙再生舍利
圣物区
青銅佛像
坐佛像 [五朝十六国 (303~439年) 青铜 高11.2cm] (左)
二佛並坐像 [北魏 (386~534年) 青铜 高12.5cm] (右)
三坐佛 & 立佛像
坐佛三尊像 [东魏 (534~550年) 青铜 高18cm]( 左)
佛立像 [东魏 (534~550年) 铜鎏金 高9.8cm] (右)
坐佛 & 立佛像
佛坐像/佛立像 [唐代 (618~907年) 铜鎏金]
高7.2cm 高8.5cm 高11cm 高7.2cm 高6.7cm
佛 & 二弟子像
唐代 (618~907年) 青铜
佛高20cm (中) 二弟子像高15.5cm (左右)
佛坐像
唐代 (618~907年) 铜鎏金 高9.2cm (左) 青铜 高9.2cm (右)
毘卢遮那佛坐像 铜鎏金 高10cm (中)
佛誕生像
清代 (1644~1911年) 铜鎏金 高18cm
佛坐像
明代 (1368~1644年) 铜鎏金 高5.2cm
菩薩坐像
明代 (1368~1644年) 青銅 高41.9cm
文殊菩薩坐骑像
五代 (591~868年) 青銅 高28cm
善业泥佛像
唐代 (618~907年) 陶土与高僧骨灰 高18cm
菩薩立像
北齐~隋代 (550~618年) 陶 高18.5cm &10.5cm
菩薩立像 & 坐像
菩薩立像
菩薩三尊立像
东魏 (534~550年) 青銅 左高13cm 中高12cm 右高13cm
力士像
唐代 (618~907年) 铜鎏金 高8cm (左) 高7.5cm 一对
比丘立像仕女供养人像
唐代 (618~907年)
比丘立像 铜鎏金 高11cm 青铜12.3cm (左)
仕女供养人像 铜鎏金 高5cm 高10.6cm (右)
比丘立像
金代 (1115~1234年) 陶 高14.3cm
金剛善护法像
明代 (1368~1644年) 銅鎏金 高15cm 长14cm 厚5cm
韦驮立像
唐代 (618~907年) 铜 高36cm
缠枝鸟獸纹豆 & 双鱼巻草纹香薰
唐代 (618~907年) 银 高13cm 高5.5cm
四足熏炉
唐代 (618~907年) 青铜 高15cm 径11.7cm
短柄香炉
唐代 (618~907年) 青铜 长8.2cm 高13cm
长柄香炉
唐代 (618~907年) 青铜
編钟 七件
唐代 (618~907年) 铜 高14~11.5 cm
浄 水 瓶
唐代 (618~907年) 陶
唐代 (618~907年) 青铜 径 23cm
钵
唐代 (618~907年) 青铜 径 22cm
碗 高圏足碗 三彩豆形碗 三彩钵
唐代 (618~907年) 青铜 高16.3cm 12cm 陶 13.6cm 10cm
钵
唐代 (618~907年) 青铜 径 16.5cm 径 10cm
豆形杯 & 带耳杯
唐代 (618~907年) 青铜 径 6.6cm(左) 银 径 5.6cm(右)
茶 托 一组三枚
北宋(960~1120年) 银 高3.1cm
铜杯盘 一组
唐代 (618~907年) 青铜 高17cm 杯径4.6cm
烛 台
唐代 (618~907年) 青铜 高13.2cm 高17.2cm (右)
烛 台
唐代 (618~907年) 石灰岩 高25cm
三彩烛 台
唐代 (618~907年) 陶 高38.5cm
八面 经 幢
石 器 供 具
器 皿 供 具
护 法 狮 种 类
护 法 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