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又名杯渡山,海拔583米,位於香港新界西部屯門區,因為山峰尖削,被喻為是香港三尖(釣魚翁、蚺蛇尖、青山)之一。登上青山頂,視野廣闊,可俯瞰屯門、元朗白泥一帶,遠眺香港國際機場和深圳的後海灣,更可一睹青山腹地神秘的面貌。登青山頂峰最快最方便的路徑,是由青山村輕鐵站出發,經青山寺徑登山。到山頂後再原路折返,全程約6公里 (來回),需要3個多小時;也可向白泥方向前進,經下白泥離開,需時約5小時。也可由中段下降至屯門良景邨離開。全程約10公里,需時4小時。所有路程為三星級。另外無論走哪條路線,要拍攝日落的話,須要帶備照明工具,入夜後沿途下山都沒有街燈照明。
2017年元月21日山友(台灣)一行8 人,在顧大哥帶領下攀登屯門青山主峰,当天9:00am在屯門西鐵站A出口集合,以屯門西鐵站為起步點,行走路線是:屯門西鐵站~杯渡路~天后路~青雲路~興才路~青山寺徑~青山寺~青山電视發射站(海拔580米)~微波無線電站(海拔540米)~「杯靈雙渡」~良景軍路~良景邨。全程10公里,我們行走了6小時(含在青山頂逗留一小時)。
在屯門西鐵站A出口集合
橫過杯渡路
走天后路
天后廟
洪祥路
屯門工業學院後楊青路與興才街交界處
青山佛教學校與尸羅精舍
(位於青山寺徑路口)
青山寺徑車路頗為陡峭
途經「挹曉亭」

在車路上遙望青山頂峰
「挹曉亭」碑記
青山寺徑旁的神像收容處
青山禪院山門外的石牌坊
石牌坊正面刻有「香海名山」
背面則刻上「回頭是岸」,

入青山禪院參拜
青山禪院的大雄寶殿
走青山禪院後門往登山徑
青山亭
(由青山寺院後門到此僅需2分鐘)
沿右邊平整的石階拾級而上,
石階旁修建有欄杆
路旁的警告告示
登山徑有扶手欄杆
長長的石階路
途經發射站(海拔320米)
回望發射站 (海拔320米)
遙望山下的屯門巿區
繼續向上,路面不再平坦
山徑轉灣處成天然的觀景台
山徑的上半段沒有了欄杆
越往上走,山徑更見陡峭
就快到達山頂了
回望屯門巿中區
右望上面的微波無線電站 (海拔540米)
山頂這塊突出的大石是熱門拍攝點
青山頂的電視發射站(海拔580米)
站在青山頂的電視發射站前俯視
涼亭,微波無線電站,屯門巿區及青山腹地
青山頂的電視發射站
電視發射站近觀
三角座標柱,海拔580米的最高點
站在山頂大石上下望涼亭
上望電視發射站 (海拔580米)
右望微波無線電站 (海拔540米)
(我們往良景邨時将由它旁邊的小路經過)
在"韓陵片石涼亭" 前合影留念
隨後往良景邨方向下山
經微波無線電站旁的小路
山徑通往對面小山崗
小山崗上也有一個三角測量座標柱(海拔530米)

在小山崗上回望微波無線電站&青山主峰
山徑沿山脊行走,道路難行
由青山北行往菠蘿山的山徑清楚可見
山徑伸延至圓頭山
圓頭山也稱為靈渡山
山徑由南至北攀越青山及圓頭山,

到良田坳才能連接上良景軍路(公路)
遠足界稱該路徑為「杯靈雙渡」。
雖然良景邨就在山下
但走到彼處,行程不易
再爬上一個山頭
回望來路

我們就是從右面那座山走過來的
己看見菠蘿山下的軍路
下去就到軍路(公路)了
但這一小段下山路難行
終於走到了良田坳
良田坳休憩處有長石凳供休息
(在此沿良景的軍路上行可通往青大石澗&下白泥;下行則往良景邨)
我們沿良景軍路下行往良景邨

路是昔日英軍在屯門操炮區內修建,故名軍路

良景軍路大閘
操炮時此軍路會關閘,主要入口亦會掛上紅旗。
過大閘後繼而沿軍路下行
路旁的避雨棚是晨運客搭建

菠蘿山涼亭
菠蘿山實指良景與山景之間的一個小山丘,附近路段坡度較大。
神雞石
傳說這裏昔日為礦場, 有礦工每日聞雞鳴而不見雞身, 後發現此如雞形之巨石, 雞背另有一石, 如把雞壓死在此, 故又建神位祭之。 後居民參拜, 所求亦靈驗, 故稱之為神雞。
穿越良景邨到良景商場
良景邨原址為良田村現建有的良景邨及田景邨,故名稱來源於此。
在商場的金港海鮮酒樓午餐
餐後乘輕鐵往屯門港鐵站,行山行程到此結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