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集宝国际美朮会主办的缪志雄师生书画展,於2017年7月8日至10日在香港中环爱丁堡广场5 号香港大会堂高座七楼展览館举办,展出缪志雄老师及其呂碧琪、何丽珍、林嘉沅、范玉琴、陈志中、陈丽珍、陶力行、梁添栢、梁詠嫦、曾玟锜、杨玉玲、刘宝如 & 罗远梅等13位弟子的书法和中国画作品,約百幅。缪志雄是香港艺朮界的书画家,创办了集宝国际美术会,于香港北角及九龙油麻地设画室,开班授徒,教授中国国画和书法,以深入浅出的方法,教授传统国画及书法技巧。多次举办其个人画展及师生作品展,获得人们赞赏!
苐一部份: 缪志雄 书法作品
《行书》
缪志雄书
李白诗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別,弧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茲去,萧萧班马呜。
《草书》
缪志雄书
「古诗十九首」之一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草书》
缪志雄 仿枝山草书
祝允明~七言絕句「晚上吳山風雨骤至」
东望海门门忽开,松风十月滾轻雷。
山眉一点云拖黑,知是龙王送雨来。
《草书》
缪志雄书
柳永词「雨霖铃」
寒蟬淒切,对長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旡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隸书》
缪志雄书
节临「乙瑛碑」
司徒臣雄,司空臣空,臣戒稽首言,鲁前相瑛书言,詺(诏)书崇圣道,勉学艺,作春秋,制孝经刪述五经,演易繫辞,经纬天地。
《行草书》
缪志雄书
钱起诗「江行旡题一百首」
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风流旡屈宋,空詠古荊州。
《草书》
缪志雄书
杜甫诗「放船」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 直愁骑马滑,故作放舟回。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
《行书》
缪志雄书
毛泽东 诗「水调歌头 . 上井岗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行草书》
缪志雄书
王维诗「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转蒼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蟬。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輿醉,狂影五柳前。
《行书》
缪志雄书
杜甫诗「季秋江村」
乔木村墟古。疏蓠野梦(蔓)懸。清琴将暇日,白首望霜天。
登俎黃柑(甘)重,支牀錦石圆。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
《隸书》
缪志雄书
杜甫诗「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淚,恨別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
《草书》
缪志雄书
毛泽东诗「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蒼茫看勁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旡限风光在险峰。
《行草书》
缪志雄书
杜甫.绝句「两个黃鹂呜翠柳」
两个黃鹂呜翠柳,一片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隸书》
缪志雄书
杜甫诗「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須唯药物, 微躯此外更何求?
《行书》
缪志雄书
「張大千诗」
得钱易米吾能健,余勇看世汝莫強。
但觉眼前春尚在,翠禽飞上老梅枝。
《行草书》
缪志雄书
空谷幽芳示自怜,旡端开向晚晴天。
所拥心史依旧在,雾裡相看又一年。
《行草书》
缪志雄书
陈荊鸿题「山水诗一首」
空碧旡声草自春,蒼崖依舊枕江滨;故家远在千山外,愁緒流离忘国人.
《隸书》
缪志雄书
奇石寿太古 好花春四时
《草书》
《隸书》
坚固正直 博厚高明
《隸书》
回首风麾际, 長嘯宇宙间。
《隸书》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行草书》
菩提本旡树,明镜亦旡台,
本来旡一物,何处惹尘埃。
《行书》
攻城不怕坚,攻书不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隸书》
万木经霜山谷晓,百川归海石淙秋。
《行书》
康熙诗 「柳条边望月」
雨过高天霁晚虹,关山迢递月明中。
春风寂寂吹杨柳,搖曳寒光度远空。
《行书》
苏东坡「水调歌头」
《牡丹》
《隸书》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牡丹》
《行草书》
缪志雄 书
门径俯清溪,茅簷古木齐;红尘飞不到,时有水禽啼。
苐二部份:缪志雄弟子的书画作品
《山水》
作者:范玉琴
《篆书》
作者:呂碧琪
「节临峄山碑」
皇帝立国,維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強。廿有六年,上薦高号,孝道明显。既献泰成,乃降专惠。
《山水》
作者:范玉琴
右, 《行书》梁添栢 书
王之渙诗「凉州词」
黃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須怨杨柳,春风吹度玉门关。
中, 《红梅》作者: 曾玟锜
左, 《楷书》罗远梅 书
柳宗元诗「汨罗遇风」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1, 《行书》作者: 梁添栢书
苏轼 诗「赠刘景文」
荷尽已旡擎雨蓋,菊殘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记,最是橙黃桔绿时。
2, 《行书》作者: 何丽珍 书
王昌龄 诗「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壼。
1, 《红梅》作者: 刘宝如
2, 《行书》 何丽珍 书
白居易诗 「芙蓉楼送辛渐」
瞿唐峽口水煙仞,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1, 《行草书》何丽珍 书
临趙孟頫「秋兴」 八首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峽气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 《小楷》 梁詠嫦 书
节临趙孟頫「洛神賦」
《枇杷》作者: 曾玟锜
1, 《楷书》 罗远梅 书
程顥詩「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2, 《楷书》 杨玉玲 书
李白詩「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红梅》 作者: 陶力行
《行书》 陈志中书
杜牧诗「山行」
南云三十里,见者以为奇。而况於淮云,远被淛水湄。其上耸楼观,丹碧何绚丽。
子孙有如云,咸能嗣廞事。老我作是诗,刊之于乐石。庶尔保令名,照映沧江色。
《行草书》 陈丽珍书
临趙孟頫「秋兴」 八首之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1, 《行书》 陈丽珍 书
临趙孟頫「秋兴」 八首之三
2, 《楷书》 杨玉珍 书
李白诗 清平调
《供清图》 作者: 刘宝如
《小楷》 梁詠嫦 书
临「兰亭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蔭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行书》 陈丽珍书
趙孟頫 「淮云诗」
南云三十里,见者以为奇。而况於淮云,远被淛水湄。
其上耸楼观,丹碧何绚丽。子孙有如云,咸能嗣廞事。
老我作是诗,刊之于乐石。庶尔保令名,照映沧江色。
《行书》 林嘉沅 书
节临 趙孟頫 「淮云通上人化缘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