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龍位於香港大帽山約三分之一高度的南面山腰,鄰近荃錦公路,是海拔300米的一個有五、六百年歷史的客家村落。川龍村以自助茶樓、山水豆腐花及西洋菜著名,村內農地旁更有不少珍貴蝴蝶品種出沒,更是香港特有的苧麻珍蝶的棲息處。香港山友(台灣)登山隊2017年9月23日(星期六) 決定前往川龍,去著名的山水茶樓飲茶之後再去行山,原計劃走龍門郊遊徑往城門水塘,全程約10公里,需時約三個半小時。因當天懸掛一號風球,早上有雷雨,領隊已發通知取消原來的行山行程,但仍通告於早上九時在港鐵荃灣西站集合,轉乘51號巴士去川龍飲茶,享受一下在空氣清新的自助式茶樓飲茶的樂趣。飲完茶後天空放晴,我們決定走一條短途的路線:川龍~城門引水道~圓玄學院~白田壩村~荃灣港鐵站,全程 4.6 公里,需時約 3 小時。今次我們以圓玄學院為終點,行程為 3.7 公里,行走了兩個小時。
當天在荃灣西鐵站地面乘9.27am開出的51號巴士
今次由荃灣西鐵站至川龍僅16分鐘車程

在川龍站下車後,巴士站對面就是川龍村

川龍有兩間茶樓,這是其一。

我們的目的地是「端記茶樓」

端記茶樓已有50年歷史

老闆是川龍村的原居民,现已由第三代掌管。
茶樓生意興隆,假日茶樓前停車場早就滿客。
茶樓除了埋單之外,全部都是茶客親自動手
包括取碗筷、茶壼、點心等。
點心有﹕燒賣、蝦餃、牛肉、排骨、
馬拉糕、腸粉、排骨飯、豬手等。

除了一般點心,還有炸物、燒肉、山水豆腐花等。

茶樓分為兩層,我們來到樓上飲茶。
(据說一樓是用大帽山泉水沖茶,樓下是用自來水)。
茶樓底層分為房內兩處大廳、及戶外地方。
茶樓的食物加工場
加工場下的魚池
11.00am我們喝完茶,啓程往圆玄學院。

沿村內水泥車路南行經此組合信箱

經過一個兒童遊樂場
( 昔日這裏是種植西洋菜的農田 )


行走半個小時到達郊野公園川龍管理站

川龍管理站前不遠處就是通向老圍的山徑

繼續沿車路前行200多米

來到往引水道&老圍的山徑入口

步入山徑下行

遭十號颱風刮倒的樹尚未完全清理

途經林間空地

巨大的白千層樹幹
走過山澗

天然的山徑及植林宣傳木板

龍門郊遊徑經過這裏

往上是龍門郊遊徑,我們直行往引水道。

道旁的指路牌

這裏有簡易小涼亭供行山人士休憩

這一帶人造林木葱籠

山路由高壓電塔下穿過

前方就是一個郊遊地點,左側是下山的階梯,

郊遊地點最前方有一觀景台

在觀景台可遙望汀九橋和對岸的青衣島

川龍到此郊遊地點的路程是3公里
( 沿郊遊地點左側的階梯下行即是引水道 )

走完階梯即到達城門水塘引水道

由階梯下來,走水渠上的小橋即到引水道

引水道旁有一涼亭

涼亭一側的山路通往圓玄學院

此中電鐵牌上有人書寫圓玄學院的指路箭頭

沿石階下行即可見到下方的西方寺廟

走到此處己進入老圍村地界

西方寺
是佛教寺廟,座落荃灣老圍村,與圓玄學院為鄰。寺院正中為大雄寶殿,下層為五觀堂,前為天王殿,兩側為鐘鼓樓;大殿後是萬佛寶塔及藏經樓。沿寺牆山坡興建有「觀音山文化博覽區」,寺後山坡建有「佛教菩提護理安老院」。

西方寺的「萬佛寶塔」
寶塔四周描繪佛教故事、天花藻井等,以唐、宋藝術風格為依据,佛塔建有兩層基座,塔身高九層,每層供奉佛像或菩薩像為主體。

西方寺入口門樓

西方寺「觀音山文化博覽區」

西方寺大雄寶殿

西方寺大雄寶殿,下層為五觀堂。

圓玄學院山門牌坊
( 牌坊上橫額: 妙覺昔慧 & 道一風同 )

圓玄學院門樓
三教大殿

三教寶殿供奉的神像

孝 悌 忠 信 禮 義 亷 恥

孔子塑像

觀音菩薩塑像

遙望葵涌區樓宇

圓玄學院每日的開放時間 
小巴總站在圓玄學院後門左側
前往小巴站乘車,今次行程到此結束。
乘81號小巴往荃灣港鐵站。
附: 在川龍村內所見的幾種植物
评论